供应商资质审核
必备证书:要求厂家提供《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》《产品质量检测报告》《卫生安全评价报告》等。
进口产品:需查验进口批文及原产地证明,确保符合国内标准(如GB/T 38497-2020《泳池用消毒剂》)。
产品合规性验证
成分安全性:选择无磷、低毒配方(如季铵盐类),避免使用含甲醛、氰尿酸等高风险物质。
有效期管理:建立台账记录生产日期、批次及有效期,禁止使用过期产品。
环境要求
温湿度:储存温度5~30℃,湿度≤70%,避免高温加速有效成分分解。
避光密封:使用原厂密封包装,存放于阴凉避光处(如专用仓库或地下室)。
分类存放
氧化性消毒剂(如次氯酸钠)与酸性物质分开放置,防止反应泄漏。
易燃品(如酒精类消毒剂)远离火源,配备灭火器材。
先进先出原则
按采购时间排序取用,定期清理临期产品,避免积压失效。
剂量计算:
常规泳池:游离余氯维持0.3~0.5 mg/L,总氯≤1.0 mg/L。
水疗池/SPA池:余氯0.5~1.0 mg/L(因高频使用需更高杀菌强度)。
投加方式:
自动投药器:按预设程序定时定量投加,误差率≤±5%。
手动投加:均匀撒入池中并开启循环泵,确保溶解均匀。
设备 | 用途 | 操作要点 |
---|---|---|
吸污机 | 清除池底沉淀物 | 吸污前关闭循环系统,吸头贴近池底缓慢移动,避免搅动沉积物造成二次污染。 |
叶网 | 打捞漂浮物 | 分深水(1.5m以上)和浅水(0.8~1m)捞网,捞取树叶、毛发后及时冲洗滤网。 |
池刷 | 清洁池壁及池底 | 胶刷用于日常维护,钢丝刷仅限金属部件防锈处理,避免刮伤瓷砖或涂层。 |
格栅 | 排水及拦截大颗粒杂质 | 定期清理格栅间隙污垢,防止堵塞影响排水效率。 |
检测仪器:使用多参数检测仪(如百灵达检测精灵)实时监测:
核心参数:余氯、pH值(7.2~7.8)、总碱度(80~120 ppm)、钙硬度(200~400 ppm)。
辅助指标:尿素(≤30 mg/L)、浊度(≤0.5 NTU)。
检测频率:
日常2小时巡检一次,高峰时段每1小时检测。
深度检测:每周一次全项分析(包括微生物指标)。
个人防护装备(PPE)
防护服:防化服(应对高浓度消毒剂飞溅)。
呼吸防护:N95口罩或防毒面具(挥发性消毒剂环境)。
手部防护:耐酸碱手套(如丁腈手套),避免皮肤接触。
眼部防护:护目镜(投加液体消毒剂时必备)。
应急处理预案
吸入中毒:转移至通风处,吸氧并就医。
皮肤接触: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,脱去污染衣物。
立即疏散人员,穿戴PPE后用沙土吸附泄漏物,密封后交由专业机构处理。
酸性/碱性泄漏需用中和剂(如碳酸氢钠或稀醋酸)处理。
泄漏处理:
中毒急救:
设备维护周期
每日:清洗吸污机滤网,检查循环泵运行状态。
每周:反冲洗砂缸过滤器,校准水质检测仪。
每月:更换活性炭滤芯(若使用),检查管道密封性。
年度:全面检修设备,更换磨损阀门及管道配件。
生物膜防控
管道清洗:每季度使用专用清洗剂(如柠檬酸)循环冲洗管道,溶解生物膜。
滤料再生:砂缸滤料每年更换一次,硅藻土滤膜每3个月检查更换。
问题 | 原因 | 解决方案 |
---|---|---|
余氯波动大 | 投药不均或检测误差 | 校准检测仪,改用自动投药器 |
水质浑浊 | 滤料堵塞或循环不足 | 立即反冲洗,延长过滤时间 |
**消毒剂残留 | 投加过量或降解缓慢 | 减少投加量,增加日照曝气 |
藻类爆发 | 除藻剂不足或循环死角 | 超氯处理+强化吸污清洁 |
酒店水疗净化系统的核心在于精准控制、规范操作、动态监测。需遵循以下原则:
合法合规:严格筛选供应商,留存完整资质文件。
科学管理:依据水质数据动态调整消毒剂投加量。
预防为主:定期维护设备,防控生物膜与藻类滋生。
通过系统化管理,可确保泳池水质安全卫生,延长设备寿命,提升客户体验。